杭州西站迎来大客流。 王刚 摄
据了解,杭州西站今年春运预计发送旅客28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1.2万人次,客流高峰日为1月18日,预计发送旅客2.5万人次。
记者看到,杭州西站自助售票处共有7处,地面到达层“云谷”两侧电梯后各1处,东西进站厅各2处,候车室内综合服务中心1处,共有53台自动售票机。今日客流虽然较前几日有所提高,但现场依旧井然有序。
杭州西站值班站长吴佩佩说,站内的每个区域均可提供购票、改签、退票、打印报销凭证、打印行程信息提示等服务。
作为“轨道上的长三角”重要节点工程、服务保障杭州2022年亚运会的重要交通配套工程,今年春运期间,杭州西站提出落实防控举措、凝聚多方力量,为旅客平安出行、有序出行、温馨出行送去新春美好体验。
暖心服务,少不了“之江心驿”雷锋服务站的身影。该服务站传承“赵红卫服务网络班”优良传统,在杭州西站内推行个性服务,例如针对盲人、腿脚不便者等不同类别的重点旅客,车站提前对接掌握特殊服务需求。
志愿者为旅客送姜茶。 张煜欢 摄首场春运,讲究的还是一个“新”字。
其实自2022年9月22日正式投入运营以来,杭州西站已先后经历了国庆和元旦运输考验,凭借“创新的站场设计”“创新的技术运用”和“创新的客运供给”给旅客带来了更快速、更舒适和更周到的候乘体验。
杭州西站客运值班员王强自杭州西站开站筹备之初就坚守在这一岗位。他告诉记者,杭州西站采用“中间进站、两端候车”设计,旅客通过地铁、公交等方式进站,不再绕道到站房两端,从“云谷”乘坐扶梯能直达中部候车厅,大大提升旅客出行效率。
志愿者为旅客送姜茶。 张煜欢 摄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客流高峰,杭州西站正继续加强预想研判,提前做好风险防范。“比如我们对出发客流相对的集中的列车,会做好现场组织,重点对进站口、检票口、站台层加强引导力量,确保旅客有序进站乘车。”王强说。
记者看到,为进一步落实防控措施,候车室内还引进消杀洗地机器人。根据规划路线,机器人可在指定区域连续作业4小时,每小时可覆盖1200平方米。另外,杭州西站也“严阵以待”,加大巡防力度护平安。春运期间,铁路公安实行24小时在岗,常态执行巡逻和安检、线路巡查等工作,为每个归家路上的游子“保驾护航”。(完)
10余国留学生在哈尔滨猜灯谜包汤圆观非遗****** 中新网哈尔滨2月3日电(吴言 记者姜辉)“没胳膊没腿,从来不离水,走路不用脚,摇头又摆尾,猜一种动物”“小时头发白,老来头发黑,无事戴帽子,有事要秃头,猜一种生活用品”……3日下午,《我与我的故事》国际青年短视频大赛颁奖仪式暨中华传统文化体验交流活动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来自俄罗斯、韩国、日本、巴基斯坦等10余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及港澳台青年、海外留学人员共计70余人,在活动现场包汤圆、猜灯谜、赏京剧国粹、编制中国结、观非遗木偶戏。 留学生表演巴基斯坦民间舞蹈。 刘释诚 摄活动一开场,一段由留学生表演的巴基斯坦民间舞蹈惊艳了观众,充满异域风情的舞曲搭配轻灵的舞姿引起阵阵欢呼。随后,各国青年各自组团制作元宵节花灯、编制中国结、猜灯谜、包汤圆,观看非遗木偶戏。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让他们赞叹不已。 留学生学做中国结。 刘释诚 摄“中国的春节特别好玩,不仅要吃很多的美食,一些传统活动也非常有趣,刚才的灯谜我还猜中了一个,得到了一个中国结的挂件”。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穆安伟告诉记者,他已经来中国3年,以前一直在上海读书。“来到哈尔滨,虽然感觉很冷,但是这里的冰雕真是很美,我都用手机拍了下来,分享给我的家人和朋友”。 留学生制作元宵节花灯。 姜辉 摄来自俄罗斯的林馨乐是一名“中国通”,凭借一口标准的汉语经常帮俄罗斯同学当翻译。春节期间,她游览了哈尔滨中央大街,打卡了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还体验了雪爬犁、雪地摩托、冰上八爪鱼等冰雪娱乐项目。“除夕那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包了饺子,今天又一起包汤圆,看京剧,在中国过春节实在是太好玩了”。林馨乐说。 本次活动由共青团黑龙江省委联合黑龙江省委统战部、黑龙江省外办、黑龙江省文旅厅、黑龙江省文联、黑龙江省歌舞剧院等多家单位主办。(完)
|